做老闆,是很多人的夢想。「創業」一詞,目前已經變成為香港新一代年輕人的熱門搜索詞,但其實創業絕非想像中那麼簡單,受雇於人的確需要承受很多麻煩事,但變成自雇者時你會面對的麻煩事也很多,在決定創業前,務必先想清楚,先掌握下列創業前你將會需要考慮的情況。

創業初期收入大跌

focus photography of person counting dollar banknotes

想創業最重要是有足夠的心理準備。在創業剛開始,收入大跌是很正常的。打工一族每個月獲發工資,做老闆則先要準備好創業及營運資金,明白生意上軌道前,個人收入可能遠低於打工,甚至是無個人收入或錄得虧損。必須預留相等於三至六個月開支的錢,要是創業成績未如理想,又無法即時回到職場,可作應急之用。多數人沒辦法理解工作卻沒有拿到錢的理念,同時99%以上的人,絕不願冒險付出資本來換取工作的樂趣。很多事情是要硬著頭皮去做,要做過才可以獲得經驗。

創業資金

person wearing suit reading business newspaper

充足資金是中小企營運的命脈,在香港創業要籌措資金、租辦公室、聘人是最為困難的,完成了最基本創業開支推算之後,那就是尋找中小企資金來源的時間。取得中小企資金的方式具體有三種:向銀行或財務公司借貸,二是申請政府資助,三是申請各種私人機構推出的投資基金或天使基金。若大家正苦惱怎樣獲取創業資金,便首先要掌握公司性質及各樣的資助計劃。審慎評估通過借貸去創業的優點和缺點。信用卡套現方法能夠即時增加資金,擴大公司規模;但若業務出現虧損,除了輸掉個人儲蓄,還要承擔額外債務。故借貸必須要謹慎!

持續學習

person writing on white paper

創業成功的人很多都是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願意「自發性的持續學習」畢竟香港各行各業競爭十分激烈,營商環境轉變迅速,有研究指出61%的香港創業者在創業後兩年會開始面對經營困難,30%的創業者則在兩年內面臨公司業績衰退。創業者要突圍而出,需要捉得住市場環境的轉變,持續學習只不過最基本。我們還需要了解學習的方式,提高執行力,從中突圍。最有效的學習方向,就是向「成功的人學習」,仿效他們成功的原素,這樣能避免走錯很多路。創業並並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,但永遠難走的路從不擁擠。

創業的成功機率

depth of field photography of man playing chess

大家都看得見創業成功的案例,然而失敗的人也很多,我身邊很多同時期創業的朋友已經放棄了,還會有人浮浮沈沈堅持著,談不上失敗或成功。總結來說,我定義的成功是能夠穩定營運還有拓點的公司,這種可能比1%還少。創業者要成功,必須要有正確的心態和思維。心態未夠的創業者,很容易因為經歷挫折而氣餒,還未等到成功就放棄了。明白此道理的創業者,會視失敗為進步的機會。